1.熱解爐出口溫度控制:
該溫度控制為串級調節,熱解爐出口溫度作為級主調,通過DCS系統PID調節輸出作為加熱器出口溫度設定值;與加熱器出口溫度(單獨測點)進行比較偏差,在就地控制柜通過PID調節型溫度控制表輸出4-20MA指令至就地PLC控制器,來控制加熱器電功率輸出(即投入退出調功組加熱器),實現出口溫度控制。
2.加熱器內部設計溫度值:
介質(熱風)設計值:進口溫度290℃-330℃,出口溫度為650℃,設計溫度為700℃;加熱器保護極限溫度為780℃。
3.加熱器頻繁超溫原因分析:
1)加熱器內部故障。
2)稀釋風風量不足。
3)尿素溶液噴槍流量持續偏大。
4)信號誤發。
5)加熱器功率自動調節故障。
6)加熱器內部測溫信號(即6塊表顯示的巡測溫度)未引入DCS,不利于運行人員進行監視和及時的進行手動干預。
7)對比加熱器出口溫度發現,加熱器電功率調節加載、減載有一定的滯后性,如電功率調節器開始減載時(即加熱器電流下降時),加熱器出口溫度仍在上升,且滯后時間較長。
8)加熱器就地PLC控制邏輯未對溫度高報警做延時處理,容易造成信號跳變或者超調時誤動作。
9)加熱器跳閘后必須到就地控制柜復位后才能再次開啟,影響運行緊急處理時間。
4.處理
鑒于上述情況,為保證脫硝系統的正常運行,保證環保指標的達標排放,對加熱器做了相應的改進并制定了相關措施:
①在DCS畫面增加加熱器報警跳閘后軟復位功能(在DCS畫面增加復位按鈕,利用備用電纜將復位輸出并在就地復位按鈕上),讓運行人員在時間能復位報警信號再次投入加熱器。
②敷設電纜將加熱器內部溫度6個測點引入DCS,供運行人員監視作為干預電功率調節的參考指標。必要時可以將保護邏輯移入DCS,做信號處理(質量判斷和速率判斷后再做保護輸出,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延時避免過調造成的保護動作)。
③檢查各溫度測點接線、防水是否完好,對備用通道(雙支元件)進行信號測量,對比就地控制柜顯示溫度,來確定元件是否正常。
④將加熱器出口溫度報警值降低至575℃(現為>610℃報警,三取任一,經過多次觀察,加熱器出口溫度未能達600℃就已發加熱器內部溫度超溫報警),預先提示運行人員注意干預電功率調節。
⑤對加熱器電功率調節進行優化:單側溫度保護動作跳單側加熱組;利用加熱器溫度報警增加電功率調節前饋控制。
⑥完善脫硝系統相關參數光字報警和脫硝跳閘首出畫面。
⑦運行人員應加強對脫硝系統進口NOx的調整和控制,特別是在機組升降負荷時,避免尿素溶液噴槍流量持續偏大導致加熱器超溫。運行過程中若發現加熱器跳閘,應立即對加熱器進行復位,復位成功重新投入加熱器運行,條件滿足立即投入尿素溶液噴槍運行。
⑧若因稀釋風風量低造成加熱器超溫報警,則立即增加增壓風機出力,并檢查增壓風機應運行正常(若增壓風機故障,立即切換至備用增壓風機運行)。
⑨若因加熱器本身原因造成加熱器超溫報警且報警復位不掉或電加熱器功率自動調節故障,立即聯系檢修人員進行檢查處理。
⑩若脫硝系統因加熱器超溫跳閘解列,應立即匯報值長要求穩定機組負荷,在保證鍋爐穩定燃燒的前提下,適當降低鍋爐總風量,保持合適的氧量(<3為宜),合理進行鍋爐一、二次風配比,調整低氮燃燒器配風方式,降低鍋爐過量空氣系數,限度減少氮氧化物生成量。脫硝系統重新投入后,通過對噴氨量的調整,盡可能降低出口氮氧化物濃度,以控制小時均值在合格范圍內。否則,匯報值長,申請停機處理。